膨化饲料的六大特点,你了解过吗?
2020年6月17日,湖南长沙做水产养殖的客户莅临我们公司进行实地考察,着重于“膨化饲料机的了解”。
因为客户做鱼类养殖,饲料都是从饲料商贩那里采购,品种较单一,价格较贵。现阶段公司想要谋求更大的发展,所以准备自己生产饲料以供自己水产养殖厂的正常每日所需,也可作为供货商卖给其他水产养殖商,一举两得。接下来我们就“膨化饲料六大特点”进行着重讲解
膨化饲料是项新的饲料加工技术,说白了就是爆米花儿。饲料在挤压腔内膨化是个瞬时过程:即饲料处于高温(110-200℃)、高压(25-100Kg/c㎡)以及高剪切力、高水分 (10%-20%甚至30% ) 的环境中,通过连续的混和、调质、升温、增压、熟化、挤出模孔和骤然降压后形成的一种膨松多孔的新饲料。
饲料经膨化加工后,形成“爆米花”状态,不但外形大变样,内部的有机物分子结构同样有了一个大的改变。膨化使饲料内的淀粉更易消化,蛋白也更易利用。相比于普通全价颗粒饲料,膨化饲料优点有很多。一方面糊化和降解饲料中的淀粉,还能使饲料中的蛋白质变性、降低抗营养因子、增加适口性等
01
提高适口性
饲料原料经膨化加工处理后,富有独特的香味和蓬松的口感、糊化度高、适口性好,大大刺激动物食欲,诱食效果明显。
02
提高消化率
饲料经膨化处理后,使部分蛋白质和脂肪等有机物的长链结构变为短链结构,增加动物对饲料的吸收率。
03
提高饲料品质
①饲料膨化过程使蛋白质与淀粉基质充分结合,饲喂时吸收率高,不易流失,只有当动物体内的消化酶分解淀粉时才能释放蛋白质出来,蛋白质效价得以提高。
②膨化过程造成蛋白质发生变性,许多抗营养因子发生钝化,同时改变蛋白质的三级结构,蛋白质在肠道中的水解时间缩短。
③膨化会生成反刍动物瘤胃不可降解的蛋白--过瘤胃蛋白,避免产生氨中毒,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。
④膨化可释放原料分子中的囊化油脂,提高脂肪热能值,还将脂肪和淀粉或蛋白一起形成复合产物脂蛋白或脂多糖,降低了游离脂肪酸含量,同时钝化了脂酶,抑制油脂降解,减少了产品贮存与运输过程中油脂成分的酸败、哈败。
04
降低原料中细菌、霉菌和真菌含量
饲料卫生品质得以提高,为动物提供无菌、熟化饲料, 降低动物患病风险,减少各种药物成分的添加量,为无抗养殖的普及铺平道路;提高淀粉糊化度,生成改性淀粉,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和粘接功能。由于膨化饲料多孔,吸水性很强,可添加更多的液体成份(如油脂、糖蜜等),同时,膨化饲料具有比普通淀粉强得多的粘接功能,大大减少膨化生产过程中淀粉添加量。这就为其它原料的添加提供了更多空间,配方中可选择更多的廉价原料来替代那些昂贵的原料,大比例地提高低质原料效价,降低饲料综合成本,从而不影响最终饲料产品品质。
05
提高纤维可溶性
挤压膨化过程可大大降低饲料中粗纤维含量。挤压过程中的高温高压直至释压出口的瞬间膨胀作用,熔化了细胞间质及细胞壁内各层木质素,断裂部分氢键,高分子物质分解为低分子物质,原来紧密结构则变得蓬松,还释放出了部分可消化的物质,饲料利用率得以大大提高。
06
有利于饲料贮存,延长饲料保质期
饲料在高温高压以及膨化作用下,杀灭原料中的霉菌、细菌及真菌,从而提高饲料的卫生品级,可有效地降低动物腹泻、胃肠炎和下痢等疾病的发生。
1、养鱼
饲料膨化后为颗粒状,较均匀,利于鱼类采食,同时膨化后上浮时间较长,不易散团,膨化后可以杀死多种致病菌,鱼儿不易生病,缩短育肥周期,提高经济效益。
2、养猪
乳猪胃小,肠道消化吸收能力较弱,在由吃母乳转为吃饲料的过程中极易发生营养性腹泻。对于饲料未经糊化、灭菌不理想,极易引起仔猪消化道应激反应,引起腹泻、下痢。
饲料膨化后在饲喂断奶仔猪时,可大大降低腹泻的发生,从而降低饲养成本,缩短育肥周期,提高经济效益。
3、养禽
饲料膨化后均为颗粒状,利于鸡鸭采食,提高饲料在嗉囊中的磨损速度,饲料的消化吸收有所加快,饲料的吸收利用也有所提高。由于饲料膨化后杀灭了大量致病菌,大大降低禽类下痢等疾病。
4、反刍动物饲养
因为饲料经膨化后纤维有所降解,可溶性纤维增加,反刍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利用率大大提高。还提高了反刍动物对非蛋白氮的利用率,增加瘤胃蛋白的量,从而达到降低饲养成本的作用。
膨化饲料对育肥肉牛增重的效果不错, 还可提高奶牛的乳脂率。